判断舰队是否需要重组的关键在于观察战斗表现和资源消耗。如果发现你的舰队在交战中频繁战损或无法有效完成任务,可能是时候考虑调整阵容了。注意战报中的伤害数据和生存时间,如果输出效率低下或前排过早崩溃,说明当前配置存在短板。重组时优先保留核心舰船,淘汰表现不佳的单元,避免盲目跟风高人气但实际不适合你的组合。
资源规划是重组舰队的另一重要指标。当你发现维修成本远超采集收益,或者舰船生产速度跟不上消耗节奏,就需要重新评估舰队结构。采矿平台和工程舰的效率也会影响决策,若资源长期入不敷出,建议削减高维护成本的舰船,增加性价比更高的单位。过度依赖重型舰艇可能导致机动性不足,而全轻型舰队又可能缺乏攻坚能力,找到平衡点很关键。
舰船站位和武器序列直接影响重组效果。前排需要高闪避或高护甲的舰船吸收伤害,中后排则根据敌方配置选择针对性输出。防空型舰船在对抗航母时必不可少,但对纯舰艇编队可能浪费人口。通过行政菜单中的基地重组功能迁移到资源丰富区域时,注意这会自动退役非工程舰,保留的资源不超过仓储上限30%,因此重组前尽量清空库存。
同盟协作和战术目标也会影响重组决策。若所在区域即将爆发大规模盟战,可能需要临时调整舰队侧重方向,比如增加攻城舰或快速反应部队。单独行动时则更注重多功能性,确保能应对突发遭遇。无论何种情况,重组后务必进行小规模实战测试,观察新配置在真实战场中的表现,逐步优化而非一次性彻底更换。
冷却时间和战略缓冲是最后要考虑的因素。基地重组后会有48至96小时无法再次迁移,期间需依靠现有配置应对挑战。建议在安全期或同盟庇护下执行重组,避免虚弱阶段被敌对势力针对。保持至少一支备用舰队用于日常任务,主力舰队重组期间仍能维持基本运作,这样转型过程会更平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