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船配装是提升战斗力的核心环节,合理的配装方案能显著增强舰船性能。舰船配装需综合考虑武器类型、组件搭配、能源管理及战术定位,不同阵营的舰船特性差异明显,例如新欧罗巴联邦舰船侧重导弹与装甲,晨曦经合体则擅长粒子炮与机动性。配装前需明确舰船定位,优先选择与舰船特性匹配的武器,例如导弹舰船应优先装配导弹发射器以最大化伤害输出,同时需注意舰船自带的战术组件和超级装置效果,这些固定配置往往决定了配装方向。
近距离作战适合装配格斗类武器,如格斗激光炮或磁轨炮,其高爆发伤害能快速击溃目标;远距离作战则推荐狙击类武器,如狙击粒子炮或导弹,利用射程优势进行风筝战术。组件槽的配置需平衡防御与输出,护盾继电器和抗性增效器能提升生存能力,而火力强化组件如弹头增效器则能增强攻击力。装置槽通常配置推进器、能量回充器和护盾回充器,确保机动性与持续作战能力,但需注意功率和计算力限制,避免超负荷导致装备无法启用。
高能耗武器如多联装激光炮需搭配能量回充装置,否则易因能量耗尽陷入被动。组件槽中的能量回复增效器能缓解能源压力,而护盾回充装置则需根据战斗节奏调整,频繁交战时建议选择瞬时回盾装置,持久战则更适合持续回盾型装备。舰船驾照等级直接影响槽位解锁数量,需优先提升驾照等级以解锁全部组件槽,例如T1舰船需驾照5级才能完全解锁组件槽,未达要求时部分槽位将处于锁定状态。
PVP中需侧重生存与爆发,护盾抗性和瞬时回充装置必不可少,同时需配备跃迁干扰器限制敌方行动;PVE则更注重持续输出与效率,可牺牲部分防御换取火力强化,例如装配额外弹头增效器或冷却缩减组件。特殊舰船如后勤型需强化能量投射装置射程与效率,为团队提供支援。配装方案需通过实战测试调整,最终目标是实现火力、防御与机动性的平衡,而非盲目追求单一属性极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