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军补给是维持舰队持续作战的核心机制。补给系统直接影响舰队的机动性、火力输出和生存能力,理解其运作原理对战略部署至关重要。海军补给主要通过港口直接补给、补给舰伴随支援和空中投送三种方式实现,每种方式都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和操作限制。港口补给是最基础的形式,舰队需返回己方或盟友控制的港口才能获得全面补给,包括燃料、弹药、维修和人员物资。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补给效率高且安全,但缺点是会中断作战节奏,尤其对远离基地的远洋舰队不实用。
为解决远洋作战的补给问题,游戏中设计了补给舰机制。补给舰分为舰队专用型和改装民船型,前者如德国的迪特马森级,具备22节航速和自卫火力,能伴随主力舰队行动;后者则是征用商船加装补给设备,成本低但生存性较差。补给舰通过并排航行或锚泊状态为战舰输送油料、弹药和食品,过程中需保持稳定航速和间距。补给舰本身需要消耗资源且易遭潜艇或空袭,因此必须安排护航编队,历史上德国海军就因护航不足导致多艘补给舰被盟军截击。
空中补给作为辅助手段,主要针对轻型物资和紧急情况。航母舰载机或陆基运输机可向孤立舰队投送食品、医疗品和轻型弹药,但无法补充燃料和主炮弹药。这种补给对制空权要求极高,且单次运输量有限,通常只在舰队与陆地基地距离适中时采用。游戏中还原了二战后期美军开发的穿梭补给战术,即建立多级中转站,由低速补给船向快速战斗支援舰输送物资,再由后者为前线舰队实施高效补给,这种分层模式能显著提升资源周转效率。
游戏中舰队脱离补给范围后,状态栏会显示补给天数倒计时,这与历史上海军计算的作战半径概念一致。玩家需要预判舰队行动轨迹,在关键航线上布置侦察机或潜艇警戒网,防止敌方切断补给线。二战中日本海军就因过度扩张补给线导致瓜岛战役失败,这种教训在游戏里体现为补给焦虑机制——当舰队补给低于阈值时,火力和机动性会逐级衰减。
理解海军补给的底层逻辑后,玩家能更科学地规划舰队编成。重型战列舰应搭配专用补给舰组成特混舰队,轻型编队则可依赖港口轮换补给。游戏内所有补给行为都会消耗石油、钢铁等战略资源,这要求玩家在工业产能和军事扩张间找到平衡。完善的补给体系不仅能维持舰队持久作战,更是实施存在舰队威慑和远洋封锁战术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