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加支援数量的核心方法是通过合理利用增援机制和舰队编组策略。游戏中的增援功能允许玩家突破指挥值限制,将更多战舰加入战斗序列。具体操作方式为:选择主力舰队后点击增援按钮,从基地或其他舰队中调遣额外舰船,但需注意增援后的航行速度会变为普通航行模式,无法保持曲速状态。这一机制特别适用于战列巡洋舰或航母等高指挥值舰船的临时调配。
提升支援效率的另一关键点在于优化舰队移动策略。当需要远距离部署支援舰队时,可先派遣高速侦查舰抵达目标位置,再通过增援功能让工程舰或主力舰队快速抵达。这种先遣侦查+后续增援的组合能大幅缩短行军时间,尤其适用于矿区争夺或紧急防御场景。计划圈的曲率坐标激活功能也能为增援舰队提供加速通道,前提是该区域未被敌方破坏。
支援型战舰的选择直接影响持续作战能力。苔原级、卫士级等支援舰自带维修无人机,能显著提升舰队生存率。这类舰船虽不直接增加支援数量,但通过减少战损间接降低了重复增援的频率。需防空型舰船如光锥级的区域防空系统可提供被动保护,但其防空机制仅在被攻击时触发,因此需合理搭配主动防空单位。
采矿与资源管理是维持增援能力的基础。建议采用工程船与运输舰混编的方式提升采集效率,中型采矿平台能提供10%-30%的采集速度加成。资源充足时,可通过技术中心购买特定战舰的技术值来强化支援能力,但技术值获取主要依赖舰船等级提升后的自然积累。前期应优先将技术点分配给冷却缩减、暴击伤害等战斗属性。
同一同盟成员间可实现曲速航行联动,且攻占太空城后能获得全盟采矿速度加成。在攻城战中,采用奶船先上的原则,让携带维修无人机的舰队率先接敌,可最大限度保留后续增援舰队的战斗力。封锁任务虽能自动刷野怪获取经验,但需警惕因此引发的矿区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