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6本阶段,资源采集与战斗舰队的平衡是核心策略。优先将小型综合工厂、金属炼化工厂、水晶合成工厂升至8级,基础资源产量可达每小时5.7万左右。工程舰编组需携带721载货型运输舰提升容量,但不宜超过2艘以避免边际效益递减。采矿平台选址应覆盖22区域的高等级资源带,中级平台可支持两队工程舰同时开采,效率提升显著。
战斗舰组合需遵循前排抗伤+中排输出+后排辅助的黄金结构。护卫舰阶段推荐澄海级或雷利亚特战术鱼雷型,两者对护卫舰有针对性杀伤且后期适用性高。巡洋舰选择CAS066级作为核心防御单位,其装甲与对中型舰伤害能力均衡。驱逐舰中斗牛级因高性价比成为首选,8艘满编占160指挥值,配合卡利斯托鱼雷型巡洋舰形成中排火力网。防空缺口可用4艘光锥级(80指挥值)填补。
前排单位优先点满护甲与闪避模块,中排输出舰重点强化武器冷却与暴击率,后排奶船如卫士支援型需优先升级维修效率。工程舰技术树应优先激活采集加速与仓库扩容,开采范围扩展技术置于末位。注意技术点不可跨舰种通用,刺水母护卫舰的加点无法作用于FG300系列。
战略层面需建立3-5人矿区协作体系。共享采矿平台可使加成效果叠加至30%,同时便于应对敌对势力抢矿行为。封锁任务选择内圈高辐射地带执行,避免无意义消耗。7级野怪需采用分兵战术:主力舰队接敌后,另派1艘垃圾船触发增援机制使其回撤,形成单挑局面。迁移基地至小行星带需提前建造前哨指挥中心,确保金属采集效率最大化。
初期仅开放2个计划圈,应避免重叠使用。曲率航行需先派遣高速侦查舰建立路径,主力舰队后续跟进可节省60%移动时间。资源置换任务必须每日完成,运输任务需确认目的地联络点未被围堵。采矿平台范围内的工程舰会降为巡航速度,因此基地应部署在平台边缘B区以保持曲率速度优势。